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正文
快乐养蚕记
2021年09月20日   审核人:

蚕丝可以织成丝绸,做成丝制品。早在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养蚕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并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唯一一个。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教学内容是《养蚕》,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感受生命的变化,体验养蚕人的艰辛与付出,我们进行了一次养蚕体验活动。

做好宣传动员,让课堂“动”起来

四年级的孩子们年龄较小,平时参加的体验式活动比较少。通过课前调查发现他们几乎从未养过蚕,对于养蚕感觉新鲜、好奇,认可率很高且求知欲很强,乐于参与此次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尽管我提前告知家长,找桑叶会很辛苦,但是大家热情都很高涨,这让我十分感动。

活动的准备阶段,我在网上后自费购买了300多天蚕,我们采用分小组养和个人养相结合的形式,每个孩子大约发3只蚕,并分发了桑叶。

增加知识讲解,让学生“学”起来

为了让学生能正确开展日常饲养管理,我利用科学课先对学生讲授一些养蚕的基本知识,如:了解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了解蚕的生活环境,知道蚕是从哪里来的,蚕靠吃什么长大,平时要怎么照顾蚕宝宝,蚕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阶段,让学生充分做好养蚕前的准备工作,保障这项活动更好地发展。让我没有想到同学们被我教的内容吸引了,听的非常投入,提出的问题也特别多如“老师,蚕除了吃桑叶还吃什么?”“我们怎么判断蚕蜕皮了呢?”“如果蚕生病了,怎么办?”“我们怎样清理蚕沙?”,学生对养蚕的过程充满了期待,同时也自觉加强了这方面的学习。

开展桑叶采摘,让家长“忙”起来

由于带两个班,人数比较多,我只买了部分桑叶。需要孩子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生活地附近了解哪里可以采到新鲜的桑叶,当然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尽管在学校里我及时引导学生认识桑叶以及采摘桑叶的方法:不要折枝,每次采摘的叶不要太多,更不能把树上的叶采光,未经允许不要采私人种植的桑叶。但是好多家长不认识桑叶,为了找桑叶跑了很多的地方,结果采来的桑叶都不是。每天晚上在微信群里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哪里可以菜到新鲜的桑叶,大家出谋划策。杏园小区、广电小区、朴园小区、柳青河旁边等等都被我们提到过,家长们上班的话题也是哪里有桑叶,尽管辛苦大家乐在其中。我们班有一位非常有爱心的家长,怕蚕没有桑叶吃,自购买了几个小桑树,种在了小河边。养蚕体验活动对于加强家校沟通、增强亲子沟通发挥了积极作用。

家校及时沟通,让合作“多”起来

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养蚕,需要在摸索中积累经验。学生领养到家后,几乎每天都会在班里交流蚕宝宝的发育状况。我十分重视孩子们的感受、体验、疑惑,我会在班级微信群里和家长们一起讨论养蚕遇到的困惑,齐心协力来完成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我要求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认真记录,通过写观察计划或用视频或图片的方式记录蚕宝宝的变化,

养蚕活动能让学生见证蚕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个生命历程,了解蚕的生命周期,认识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很多同学看到蚕蛾产卵死去,非常的难过。养蚕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生命对于一个生物个体而言只有一次,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体会到生命的珍贵,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感受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从而获得了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促进了家校沟通,润滑了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了对实践能力和耐心的磨练的目的,让学生充分享受实践活动的无穷魅力。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