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教师管理>>评先树优>>正文
临沂市2023年优秀思政课教师事迹材料:讲出思政课的“三重意境”(王莹莹)
2023年10月17日   审核人:

讲出思政课的“三重意境”

我是王莹莹,200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8月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临沂杏园小学的一名党员教师,一直担任班主任,执教小学道德与法治和语文教学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作为一名小学思政教育工作者我始终怀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坚持以德施教、立德树人,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伟大使命,做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近十三年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本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先后荣获市级“师德标兵”“教学新秀”“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获得市级教学质量奖,省、市级讲课比赛一等奖并执教公开课。这些成绩,印证了我这十三年来的点滴收获。

(一)把思政课堂讲得“有意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是课堂,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堂。我始终坚信课堂高效,教育才会高效;课堂优质,学生才会卓越;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造。任教期间,我把大量时间用来钻研教材,在道德与法治课上,我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创造性地设计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例如,执教《干点家务活》这一课时,我让孩子们把衣服、卫生工具带到课堂上,教学生叠衣服、系鞋带等。2023年我执教的《家乡物产养育我》在市级讲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课堂上,我和孩子们把家乡物产带到教室,在教室里召开了“家乡物产博览会”,通过对家乡物产的了解,唤起了孩子们的家乡自豪感,通过对家乡物产来历的探究,使孩子们意识到每一样物产背后都凝聚着家乡人的劳动和智慧。

(二)把社会课堂讲得“有意思 ”

除了学校“小课堂”的创新,我还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协同育人。按照年龄段的不同,结合教材的主要脉络设置了不同年级的不同实践活动。一二年级组织了“生命安全主题”系列活动,让家长扮演陌生人测试孩子的安全意识,让孩子去寻找家、学校和社区中的安全隐患、制作安全提示牌等,让安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三四年级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沂蒙精神”活动,带领孩子参观沂蒙红嫂革命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组织孩子们参加红色故事宣讲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增强孩子们爱国情感。班里的刘昊桐、王泽濛、高晓雪等多名同学都获得“沂蒙小小讲解员”的称号。刘昊桐还在“伟大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五六年级进行了“学法、知法、守法”活动,我们邀请相关家长,开展法律专题讲座,组织孩子们参加全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比赛,鼓励学生在社区进行宪法宣讲,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法律素养。

不同学段的一体化衔接,各种社会活动和课程的有效结合,丰富了教学资源,大大提升了道德与法治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有效发挥了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昂斗志的重要育人作用。

(三)把融合课堂讲得“有意境”

作为思政老师,在教学中除道德与法治课程外,我还执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其中《伟大的中国梦》的教学设计获得市优秀教育案例一等奖。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航天梦”“中国梦,多彩梦”“中国梦,未来梦”等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并从不同角度了解一代代航天人的付出,感悟航天精神,再次深化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做到了让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小学思政课是少先队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便是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作为班主任,小学思政课与少先队活动在教学目标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基于以上分析,我把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如三年级《安全游泳防溺水》这一课和班队会课《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就能有机融合。作为语文老师,在学习《不甘屈辱,奋勇抗战》这一课时,我结合学校组织的读书蓓蕾工程,和孩子们一起排练了《青春年代》舞蹈剧,并在全国读书蓓蕾工程会议上展演,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豪情。跨学科教学充分发挥了各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了不同学科的交叉合作,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和政治素养。

身处新时代,作为一名小学思政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是我毕生的责任和追求,我将始终致力于以大思政课程为翘板,助力学生生命成长,为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出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