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发展>>科研管理>>正文
中期报告《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的研究》
2012年04月04日   审核人: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互动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

(主持人:张红红  级别:市规划课题)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于大胆探索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新路子,构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互动的策略,改变学生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交流,善于思考,真正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兴趣还给学生把灵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1、互动是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动力

学生在表述、讨论、评议过程中,可影响彼此的推理和结论,生与生之间语言和非语言的反应,可以对学生彼此的学习表现提供反馈,更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形成,进而敦促学生,特别是为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进行学习提供机会,利于转化学困生,从而取得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2、互动促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学生在互动中获得同伴的期待和强化,更便于直接地从同伴那里获得行为的方式和思想上的交流,从而慢慢培养起沟通、合作与自学的技巧,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
.互动使学生提高观察、体验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通过与同伴的相互作用,学生学会用他人的眼光,而不是仅仅用自己的眼光,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情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懂得从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去观察和体验生活,这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4
、互动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条件。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相互议论,如能和教师释疑和谐运转,则学生不仅能学得深刻,而且能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增加自我意识,充分发挥主动精神。
5
、互动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智能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加里培林巴认为,儿童在早期的学习中,智能技能的形成是外部操作转化成大脑内容的内化操作的结果,这充分说明了操作对于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学生要会自学,如果光凭教师的讲授,是不可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的,经常性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
  6
、互动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不断循环往复,在教学中就会出现双向提高双向交流的势态,教师通过来促进自己进一步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让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增长教学能力。

(二)具体研究内容
1、互动情境策略研究    2、小组活动策略研究

(三)研究重点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策略研究,即教师通过什么方法和手段,促使师生、生生产生充分有效的互动研究。

二、已研究内容、成果及现状

课题上报时我们学校还没有招收学生,有了学生之后才发现实施方案中有些地方并不是很合适,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对一些内容做了删减和调整。课题立项后,我们首先做了相应的一些准备工作:

1.对学生和老师做了了解。

说实话我们现在的科学课能正规上的不多,即使正规去上,有时候也局限于授课老师的水平,因此,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动手操作能力都是有欠缺的,总起说是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另外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现在课堂教学互动大多是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互动的启动者和主宰者,扮演着法官裁判员的角色,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与互动,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课堂教学主体在互动形式上的单一性。生生间的互动的严重缺失使学生所具有的经验未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

2.理论学习。

了解什么事互动。所谓互动,按照字面的意思,就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对互动是这样界定的: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笔者理解,教育教学中的互动就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促进、互相推动,它既是校园里一种人际关系的反映,又是一种实践活动的形式。教育教学中的互动,主要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科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指老师和学生改变了传统的老师控制课堂,学生被动听讲、操作的局面,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以指点,学生也给老师以启发,学生之间摆脱自我为战的习作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互相推动。使教学过程成为多向的信息交流,成为立体结构。

3.已研究内容。

上学年我们先研究了互动情境策略、小组活动策略。互动策略研究就是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内存动力,可使学生兴趣倍增、学习情绪高涨。我们将在怎样尽可能创设形象直观的、新奇有趣的互动教学情境上作些研究。来刺激学生感官、激愤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做到乐学。其实,每一节科学课的开始都是有一定的生活情境导入的,所以做到这点并不难,但是关键要看你在使用这个生活情境时是否能与课的内容承接,能起到很好的倒进作用。

4.研究成果。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如何增强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呢?通过一年的摸索,我们发现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进行:

⑴教材解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师生能够互动。

教师对教材的深度和广度的确认,一方面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最近的“发展区”,了解学生什么知识已经掌握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应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爱好、性格特点,以便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学生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平时我们应多注意了解学生,对学生做到了如指掌,同时要分析、研究教材,注意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⑵创设情境,寻找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让师生愿互动。

教学中要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情境的选择,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选择的教学情境应该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或能成为新知识形成的感性材料,或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学情境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倍感亲切;其三,教学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的主题学生愿意参与讨论,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有见解可以发表。创设情境后,教师通过点拨、引导、启发,实现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一堂课上我们要精心设计情境导入新课,层层推进教学内容,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不断设置新的教学情境。

⑶优化问题设计,让师生巧互动。

教学互动起源于问题,问题推动了教学互动。比如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后就需要我们设计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达成教学目标。我们研究发现教学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教学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互动不偏离主题;其次,设计的问题要简洁、明确,问题的本身不应有歧义,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看了以后知道应该从哪方面思考去回答问题;其三,设计的问题最好是发散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有东西可说又给学生的思维创造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其四,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设计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逐渐领悟;其五,设计的问题若能引起争辩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争辩的问题容易引起互动,随着互动的展开,不断推进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其六,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选择的问题还应该是在一般情况下个人难以完成的,这样在学生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

⑷教师和学生具有必备的互动素养,让师生会互动。

课堂教学互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既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对教师的课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把课堂调控的既活跃又有序,这是课堂互动的有效保障;其次,引导学生敢问,敢发表意见,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平时注意学生流露出的一些课堂细节,如有的学生想说不敢说,但在表情上流露出想说,这是教师就要及时发现并且鼓励其积极发言;其三、善于针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疑问和新思想,及时调整预设,深化互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关键需要老师引导,作为学生应该具有:①我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教师应帮助形成主体意识;②批判精神,学生对老师、同学所持有的观点不断质疑,在不断疑惑中不断交流;③耐心倾听的习惯,倾听别人发言也是学生把自己和别人比较,倾听别人发言是产生互动的前提;④善于表达的能力,表达是否清晰,生动对互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学生发言要说得清楚、明白、生动。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内容进行研究,是因为这两个有时候可以很好的糅合到一节课中进行。研究进行到现在,在上每一节课时,我们老师都可以较好的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进行一定的情境创设,并起到很好的作用,上课过程中也能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学习。

三、未来计划。

2012这一年中,我们将选择互位教学策略 、个人自学策略两个内容进行研究,同时也对已经研究过的内容进行更好的梳理总结,材料进行归类入档。当然也会为结题报告做好相应的铺垫。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