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教师发展>>教研之窗>>正文
我与名师面对面——刘世敏南京学习体会
2012年04月26日   审核人:

 我与名师面对面

二月十四日,带着对名师的敬仰和对古韵城市的向往,我们来到朝思暮想的南京,第十四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观摩研讨会的现场,庄严而久远的人民大会堂不仅回荡的是历史的回音,而且是现代与经典的思想碰撞。第一次与名师面对面,第一次体会不一样的现场感,第一次听到来自异域的声音……..

曾经,我们适应了照本宣科,我们习惯了唯教科书是从,就算发现教科书中有明显的错误,也会毫不争议的去教授孩子按教科书进行,原来,画地为牢的我们早就忘记了如何发现,固步自封的我们早就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孩子去思考判断。听完孙双金老师的课,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教材并不是标准的唯一答案,他的课不仅仅是教授孩子理解一篇课文,更多的是传授一种读书方式:站着读书,也是是教授一个人生态度:正确对待人生的机遇和选择。“一位老师要有自己的见解,要用自己的头脑说自己的话,不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孙双金老师掷地有声的话语像一股力量震撼了我的内心,原来一直以来我们读书,而忘记了思考,一时间,我也在问我自己:说过的多少话是真正自己说的话。很多东西,年幼的孩子并不能完全懂得,但在他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我们老师有责任、有必要给他们一定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有必要给他们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我想,当这些孩子离开课堂的时候,他们的心灵一定不能平静,在他们今后的阅读生活中,他们——至少一部分的他们,是一定能懂得去“挑战”文本的,是一定能以这样“站着”的姿态走向生活!

千年磨一剑,一年磨一课,王崧舟老师这次还是上的《望月》,之前听过他上这一课的视频,两次对比发现:这次是上次的重大提升。听王崧舟老师的课,就好比品一首厚重的古诗,回味悠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韵的多媒体画面,将月的皎洁、夜的宁静的描绘的很有意境,然后配上古典的音乐,真的将我们带入那片清幽的月夜美景。本课开门见山点题,本诗写了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给学生整体的课文感知,然后让学生心中有目标的再读课文,收中有放,放中有收。然后分层次进行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剖析,学生每一层次都体会深刻。尤其讲解诗中月一节,王老师传承他讲古诗的风格,将诗句逐句剖析,逐句体会,而且仅仅抓住了诗中动词,提起每句诗的魂,呼月、问月、疑月、近月、对月、思月。

教授低年级的缘故,我一直很期待薛老师的《猴子种果树》。用孙老师自己的话说:这是一节“好玩的课”,用我们的话说:这是一节“听着好玩的课”。与其说课堂上睿智幽默的薛老师是一位老师,不如说他是一位哄着孩子玩的爷爷,而且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还学得很好。生活化的课堂让孩子忘记了束缚和呆板,幽默话的语言让孩子感觉像是听一个有趣的故事。《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的结尾是小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可是薛老师却能抓住这一切入点让学生想象后面的故事会怎样,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拓宽了孩子们思维的空间。

精彩比比皆是,掌声在古老的礼堂内一次次的响起,我想,这掌声是在赞美名师的讲课风范;这掌声是在赞美师者的独特见解,这掌声更是赞美孩子们成长的精彩!

关闭窗口